【文學院寒假社會實踐】——走進盡美故里,賡續(xù)紅色基因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進一步加強愛國主義教育,曲阜師范大學“赤旌文宣”實踐隊成員馬麗娜于2025年1月19日來到濰坊市王盡美革命事跡教學基地,沿著革命先輩的足跡,深入探尋王盡美同志的光輝事跡,感受時代發(fā)展的蓬勃力量,讓紅色精神在新時代綻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實踐隊員首先參觀了王盡美故居,這里承載著王盡美童年與青少年時期的珍貴記憶。踏入古樸的院落,青磚灰瓦間仿佛訴說著往昔歲月的故事。故居內(nèi),土坯砌成的茅草屋、墻上掛著的相框、銹跡斑斑的鎬頭、透著歷史痕跡的字報標語以及王盡美同志用過的矮桌和木箱等物品,都生動地展現(xiàn)了王盡美同志艱苦樸素的生活和堅定不移的革命信念。實踐隊員通過這些珍貴的實物,仿佛穿越時空,置身于那個風雨如晦的年代,深刻感受到王盡美同志在艱難困苦中堅守初心、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
然后,實踐隊員進入王盡美紀念館。紀念館為仿明清式建筑,由主院、跨院組成,共設3個基本陳列室、3個輔助陳列室;娟惲惺彝ㄟ^實物、照片、視頻、多媒體場景等,生動形象地再現(xiàn)了王盡美光輝戰(zhàn)斗的一生。輔助陳列室則主要展示王盡美革命戰(zhàn)友事跡,王盡美生平、著作,以及緬懷紀念王盡美的文獻、題詞及藝術(shù)作品等。實踐隊員在講解員的帶領下,認真聆聽、仔細觀看,深入了解王盡美同志從一個貧苦佃農(nóng)家庭的孩子,成長為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為中國共產(chǎn)黨的創(chuàng)建和早期革命活動作出卓越貢獻的光輝歷程。王盡美同志在齊魯大地上播撒火種,探求民族獨立與人民解放之路,他的事跡激勵著實踐隊員要堅定理想信念,傳承先輩的紅色基因,將革命精神轉(zhuǎn)化為新時代的前進動力,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
九州同心筑夢,盛世再普華章。參觀完王盡美紀念館后,曲阜師范大學“赤旌文宣”實踐隊成員馬麗娜來到枳溝大北杏社區(qū),感受時代發(fā)展的新氣象。眼前的社區(qū),高樓林立,道路寬敞整潔,綠樹成蔭,現(xiàn)代化的設施一應俱全。社區(qū)內(nèi),居民們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或在廣場上悠閑地散步,或在活動中心參與各種文體活動。實踐隊成員深入社區(qū),與居民們親切交流,聆聽他們講述社區(qū)的發(fā)展變遷。王盡美等革命先輩為之奮斗的美好生活理想,如今已成為現(xiàn)實,這正是對先輩們最好的告慰。
最后,曲阜師范大學“赤旌文宣”實踐隊成員馬麗娜來到諸城市實驗中學旁邊的王盡美紀念館舊址,為同學們講述了王盡美的事跡。從王盡美同志參加中國共產(chǎn)黨第一次代表大會,共商建黨偉業(yè),到他四處奔波,為民族振興、人民覺醒貢獻光與熱,直至在工作的最前線溘然而逝,實踐隊員聲情并茂的講述,讓同學們深受感動,深刻認識到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激發(fā)了大家對革命先烈的敬仰之情,增強了使命感和責任感。
在黨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曲阜師范大學“赤旌文宣”實踐隊成員馬麗娜通過實地參觀和講述的方式,讓同學們更加深刻地領悟到王盡美同志革命事跡的時代價值。從王盡美故居的歷史沉淀、紀念館的全面呈現(xiàn),到大北杏社區(qū)的繁榮景象,再到中學生昂揚的精神風貌,實踐隊員一路走來,一路感悟。王盡美革命事跡教學基地不僅是一處紅色教育的圣地,更是一面時代發(fā)展的鏡子。王盡美同志對共產(chǎn)主義事業(yè)堅貞不渝的高貴品質(zhì),為爭取自由解放而鞠躬盡瘁的崇高精神,跨越百年時空仍具有不朽力量。新時代青年,要以王盡美同志為榜樣,傳承紅色基因,汲取精神力量,砥礪前行、盡善盡美,在新時代的征程中,為實現(xiàn)黨的二十大提出的各項任務目標,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