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工業(yè)大學學子三下鄉(xiāng):追尋紅色足跡,傳承紅色基因
作者:今日大學生網(wǎng) 來源:今日大學生網(wǎng)
為持續(xù)深入貫徹黨史學習教育,緬懷革命先烈,弘揚偉大建黨精神,7月13日,河南工業(yè)大學生物工程學院豫浙隊參觀了位于河南省焦作市博愛縣的紅色教育基地—晉冀魯豫野戰(zhàn)軍第九縱隊紀念館,重走紅色足跡,追溯紅色記憶,了解中國共產黨的奮斗歷程,學習先烈們的革命斗爭精神,傳承紅色基因。
1947年8月15日,寨卜昌村誕生了晉冀魯豫野戰(zhàn)軍第九縱隊,后來人們將此村的古建筑群落文化與愛國主義的教育相結合,打造成了紅色教育基地,具有濃厚的歷史底蘊和黨建文化氛圍。
尋訪紅色足跡,重溫革命歷史。我隊成員踩在斑駁的青石板路上,追尋著先輩們的革命足跡,參觀了晉冀魯豫野戰(zhàn)軍第九縱隊紀念館、空降兵軍史館和抗日圖片展館等舊址。
通過參觀晉冀魯豫野戰(zhàn)軍第九縱隊用過的戰(zhàn)斗武器裝備、各種記載史實的資料檔案以及觀看各種照片資料,我們了解到當年戰(zhàn)士們的光輝事跡,重溫了那一段波瀾壯闊的革命歷史。
青磚青瓦青臺階,紅色革命彌滿村。珍貴的歷史圖片與現(xiàn)代的展示手段寫就的紅色記憶,讓我們感受到了革命前輩為共產主義事業(yè)奉獻慷慨赴死、前仆后繼的大無畏精神,受到了思想洗禮和精神升華,同時也感受到中國共產黨員在中國社會前進變化中的擔當與責任。尋訪紅色教育基地,聆聽紅色故事,緬懷革命先烈的光輝業(yè)績和卓越功勛,以革命先烈為榜樣,踏英雄足跡做一個不怕犧牲、勇敢擔當?shù)男聲r代青年。
尋訪紅色教育基地,聆聽紅色故事,緬懷革命先烈的光輝業(yè)績和卓越功勛。最深的緬懷是弘揚,最好的紀念是傳承,將先烈們堅如磐石的理想信念、矢志不渝的愛國情懷作為我們一脈相承的紅色基因深植于我們每個人的心里,以革命先烈為榜樣、踏英雄足跡做一個不怕犧牲、勇敢擔當?shù)男聲r代青年,讓信仰之火熊熊不熄,紅色基因代代相傳。
責任編輯:周云 發(fā)布日期:2023-08-16 關注:
大學社會實踐推薦
- 愛心支教進社區(qū):傳遞希望與關愛
- 為積極響應二十大號召,更好的傳承志愿服務的“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精神,2023年7月10日湖北醫(yī)藥學院怡敏義務支教志愿服務隊在顧
- 大學社會實踐 08-16